中國語言服務40人論壇從今年三月起開始推送"抗疫網上論壇"系列,邀請業界與學界專家就熱點話題展開討論,觀點碰撞,思想交鋒,開創語言服務"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在舉辦三期"應急語言服務"專題、兩期"后疫情時代語言服務企業危機與轉機"專題、一期"語言服務與國家安全"專題、兩期"語言服務與'一帶一路'"專題之后,引起更多學界業界專家的關注與興趣,為"抗疫網上論壇"提供了各自的學術研究與智庫觀點。
本期邀請到六位專家圍繞"語言服務與文化外譯"展開討論,涉及創新路徑、觀念轉變、全球視野、語言服務供給體系、語言規劃、語言服務能力、抗疫文化融合等。
一、文化外譯須創新路徑,轉變觀念
楊俊峰(大連外國語大學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
在當今時代,文化外譯要從兩個方面創新路徑和轉變觀念。
1、并非所有外語教學和研究人員都勝任文化外譯工作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培養了大批外語工作者,他們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做了大量的"譯進來譯出去"工作,貢獻不可磨滅。但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我們的文化外譯實際上是邁入了一個新階段,對文化外譯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過去那些把"生硬漢語"變為"生硬英語"的做法距離"講好中國故事"的要求甚遠。然而,"講好中國故事"并非易事。這些人必須熟知對象國文化,外語語感強。最理想的是這些人具有在對象國學習或工作不少于兩至三年的經歷,他們對語言對象國的歷史、文化了解甚多甚廣,對語言運用知曉得更加透徹,更了解對象國受眾的閱讀和接受習慣。在中華文化走出去的語言服務中,他們是中堅力量。在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過程中,應該更廣泛的發動和鼓勵這批人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
2、文化外譯應該從"源頭"上做起
從事語言教學和研究的人都清楚,任何一堂演講,一篇文章,一本書籍,都是有既定受眾的,或以內容區分,或以年齡區分。因此才會有"兒童讀物""青少年讀物"等分類。分類的主要目的就是考慮受眾的"接受"程度。但目前我們"漢譯英"的書,絕大多數的書籍的既定受眾都是中國人。但是,當這些書籍被譯為其他語言,受眾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時,書籍的內容和形式并沒有隨著受眾的變化而改變。新的受眾對書籍的接受程度可想而知。因此,要想大幅提升我們文化外譯的接受度就必須從"源頭"做起,在漢語的成書過程中,作者心中就必須裝著"異域受眾",不能想當然地認為中國的事情是"universally acknowledged",必須注意填補"異域受眾"頭腦中的中華文化空白。
當然,這個艱巨的轉化任務也可以由譯者去完成,但這對譯者的文化和語言素質要求相當高;同時,這在某種意義上說,也超出了翻譯工作者的"職責"。
二、文化外譯要放眼于全球
司顯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翔宇領軍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交通大學語言服務產業方向博士生導師)
語言服務包含翻譯、本地化、語言技術、語言資源、語言測試、語言管理等多個方面,其中翻譯是核心。目前我國大力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要求以經濟合作為基礎,以人文交流為支撐,這必然要求以文化的交流和交融為經濟建設搭橋鋪路并提供價值引領和支撐。在這一背景下,中華文化不僅要"走出去",還要"走進去",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其路徑,自然是文化外譯。
中華文化能否"走出去"和"走進去",關鍵取決于文化外譯的效果。為此,為了提高文化外譯成效,我們認為文化外譯,在堅持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尤其要考慮外國受眾的閱讀習慣,顧及他們的文化土壤,要善于采擷人性中最容易引起共鳴的東西為我所用,以達到最好的對外表達效果。表現在選擇話語形式時,不僅要考慮語言本身的特點,更應充分考慮受眾的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習俗等因素,要善于運用受眾的話語,研究和把握受眾的話語體系和話語風格,并努力使用當地的語言文字。這就是要入鄉隨俗,將自己的話語"當地化"。如此不僅方便受眾理解,而且有利于增進受眾的親切感,容易贏得認同,讓受眾樂意聽、能聽懂、愿接受,努力實現入腦入心的表達效果。另外,要謹慎使用刺眼的字詞。現代漢語中有很多來源于軍事的詞語,雖然其意義已經引申泛化,以漢語為母語的人已經習以為常,并不會感到它們的火藥味,但如果簡單用于對外交往,則會產生不良影響。如媒體習慣使用的"戰略"、"橋頭堡"、"排頭兵"等,都不是好的對外話語體現形式。
中華文化外譯本身決定了其視野不是局限于國內而是放眼于全球,國際社會應成為研究的背景和平臺。所以中國文化外譯要有的放矢,"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只有在國際視野下關照中國與外界的交流互動,才能夠得出更深層次的認知,中國文化外譯建設才能有的放矢,取得成效。
三、構建產業化、市場化語言服務及產品供給體系
劉紅艷(北京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
"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決策具有重要意義,使古絲綢之路在新時代重新煥發生機活力,為在"一帶一路"沿線65個國家以53種語言講述"中國故事",打破語言障礙,與亞歐非各國共商共建共享各領域互利合作的成果提供了歷史的機遇。
1、解決通用語種和非通用語種語言服務嚴重失衡問題
"一帶一路"大數據報告(2017)調查表明:語言類人才備受媒體和網民關注。打破語言障礙,實現語言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橋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官方語言包括"英語、阿拉伯語、俄語和漢語"四大通用語種及其它近50種非通用語種。"一帶一路"建設對語言服務和產品的需求和市場供給嚴重失衡,語言服務人才發展嚴重不均衡,小語種人才匱乏。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加大投入,在相關院校增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語種專業,加大相關人才的培養力度,盡快解決外語人才語種參差不齊的供需矛盾。
2、跨學科交叉,構建線上線下相融合、多維度、精細化的"帶路"語言服務及產品供給體系
構建"帶路"語言服務及產品供給體系過程中,要堅持前沿理念,鼓勵跨學科交叉,精準對應需求。建議國家成立"中國帶路語言服務委員會",統籌規劃,協調多學科共同攻關。進一步融合人工智能、機器翻譯技術、語音合成、信息挖掘和提取等學科和技術優勢,線上線下相結合,構建多維度、多元化的完備供給體系,為豐富國家語言政策內涵和中國語言服務走向世界做出應有的貢獻。
3、推動"帶路"語言服務及產品供給體系的市場化、產業化發展
目前,我國的語言服務與產品相對單一,以提供語言教學培訓及翻譯和本地化服務為主,缺乏應對國家"一帶一路",精細化、智慧化的"帶路語言服務與產品"。針對"一帶一路"建設所提出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及民心相通要求,"帶路語言服務及產品"需要滿足政府溝通、通信運輸、商貿往來、金融投資及民間文化交流的語言消費需求,實現供給體系的市場化和產業化發展。
具體來說,需要確定"帶路"語言服務與產品供給體系的范疇:除了傳統的語言教學、培訓、翻譯、出版等服務,急需對"帶路"語言服務進行科學規劃和頂層設計,服務于國家語言政策的制定;設立"帶路語言產業"專業,培養與帶路"五通"相關的多語種復合型、專業語言翻譯服務人才;開發自動在線多語種語言翻譯和查詢系統;建設多語種、多學科、多維度歷時數據庫,加入國家語言智庫;開展"帶路"相關行業的職業溝通話語研究,探索如何提升跨文化行業話語溝通效度;向"帶路"國家輸出漢語,通過漢語的國際傳播,提升漢語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開展公益性質的語言精準扶貧服務,幫助從事"帶路"相關職業的從業人員掌握非通用語種,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四、加強語言服務研究,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沈騎(同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語言規劃與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一帶一路,語言鋪路!李宇明先生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在一帶一路建設過程中,語言服務的重要作用。語言服務最初指的是語言翻譯服務。全球化進程加速導致語言需求多樣化,語言服務的領域也逐漸擴大到更多的行業和產業,層出不窮。語言服務具備"語言"和"服務"的雙重屬性,已經滲透到各個不同行業和領域。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語言服務的發展不再局限于語言產業領域,還結合了各個行業、各個領域、各個企業、乃至個人的語言需求、語言消費與語言生活,甚至涉及定制化的專門語言服務,發展前景廣闊。
在絲綢之路發展史上,語言服務早已有之。我國唐代專門設立譯館,招募居于長安的外國商人為絲綢之路的遠方來客提供翻譯。可以說,是語言服務連接起了東方文明古國與西域等地的商務聯系。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社會對語言服務的需求在不斷增加,語言服務研究亟待系統開展。首先,應從國家規劃層面對語言服務要有科學發展、分類指導的態度。第二,強化語言學的基礎研究。強化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特別是官方語言、通用語言和關鍵語種語言研究,同時,也要加強對少數民族語言和特殊語言研究。第三,深化語言服務的跨學科研究,結合社會學、經濟學等相關領域的理論體系和研究范式,從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并闡釋現有語言服務存在的現實問題。第四,關注"一帶一路"語言服務的實證研究和不同行業的語言服務調查,使語言服務的研究能夠真正立足于社會并服務于社會。
需要指出的是,語言服務研究在國內正處于初級階段,整體落后于國際水平,但是作為日益發展的新興研究領域,發展潛力巨大。迄今為止,我國在語言服務領域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積累。相信隨著國內學者的不斷努力,語言服務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將日趨成熟和縝密,為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發揮積極的作用。
五、提高語言服務能力,助推中國文化走進"一帶一路"
劉宏偉(天津外國語大學科研處處長、教授)
"一帶一路"倡議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為引導,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建設理念,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的"五通"為發展目標,通過各層級的合作,達到絲路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倡議提出以來,得到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和參與。2017年和2019年召開的兩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更是對國際社會共建"一帶一路"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根據"一帶一路"官方網站的統計,截止到2020年初,已有138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200份相關協議,"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展現出光明前景。
不容忽視的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宣傳在國際話語體系中還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無法與取得的建設成就相匹配。中國國際話語權亟待提升,國家語言能力和語言服務能力建設成為當務之急。國家語言能力是國家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語言服務能力是中國"軟實力"的重要體現,運用中國主導型話語做好"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宣傳勢在必行。面向"一帶一路"倡議國際宣傳的國家語言能力和語言服務能力建設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是保證倡議的精準化翻譯,進一步提高倡議宣傳的質量;二是暢通倡議的傳播過程,消解西方媒體的輿論打壓和負面炒作。
翻譯是國際宣傳的前提和基礎。翻譯的本質是使用目的語"解釋"原文,只有翻譯到位,受眾才能聽得懂,理解得透徹。"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性特征要求翻譯高度精準,譯者不僅要探討不同語種中各語言元素的翻譯方法,還要對多語種的譯本進行翻譯比較,探索在政治語境、文化背景、語言形式、話語意義等方面與原文信息差最小的譯文,這是翻譯工作中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以世界各國人民都能夠"聽懂"的語言和方式進行倡議的宣傳,能夠將中國建設"一帶一路"的目的和方式準確地傳播到全世界,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破解各種謠言。
傳播是國際宣傳的關鍵環節。傳播狀況決定了受傳者接受到什么樣的信息,接受誰的信息。針對西方媒體不斷利用話語霸權和壟斷對"一帶一路"倡議進行的污名化傳播,在語言服務工作中,需要研究和解構信息從發出到受眾接受的整個傳播過程,包括受傳者、傳播媒介、傳播主體、傳播效果,分析傳播的各個環節,探究信息損耗最小的傳播途徑和方式。同時,特別要關注傳播噪音問題,從噪音的產生、傳播原理和應對方案等方面進行研究。只有排除傳播噪音,讓受眾聽到真正的中國聲音,才能為"一帶一路"倡議的國際宣傳打下良好基礎,為"講好中國故事"鋪平道路。
中國文化"走出去、走進去"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提高國家語言能力和語言服務能力,做好"一帶一路"倡議的精準翻譯和有效傳播,是中國國際話語權構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國家軟實力的必要舉措。
六、語言服務在全球抗疫大背景下促進文化融合
孫疆衛(北京語言大學語言服務方向博士生)
語言服務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大背景下對促進文化融合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現為以下六個方面:一是輿情翻譯引導國際輿論積極走向、營造國內良好輿情氛圍;二是疫情信息翻譯加速中國疫情對外傳播,迎來國際合作與援助;三是領域翻譯提供專業支持,保障抗疫物資儲備;四是志愿翻譯發揮多語種優勢,為疫情防控爭取寶貴時間;五是多形式翻譯傳遞人文關懷,解決不同人群防疫需求;六是術語翻譯為科學防疫提供智力支撐,為海外防控提供參考經驗。
此外,語言服務技術對全球抗疫作用巨大:一是機器翻譯通過語音、定制化和翻譯引擎滿足抗疫多元需求;二是本地化技術利用網站與軟件提供多語種咨詢服務;三是語料庫技術通過開源、語音識別等途徑服務疫情防控;四是語言資源庫利用文字、語音和視頻手段開展語言救濟和康復工作。
因此,加強語言服務在本次疫情中的應急聯動機制、技術研發,健全監管機制和標準化體系,培養更多翻譯人才,通過符合譯入語文化的文化融合,是本次疫情給我們留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