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服務40人論壇近期特別推送“抗疫網上論壇”系列,邀請業界與學界專家就熱點話題展開討論,觀點碰撞,思想交鋒,開創語言服務“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在舉辦三期“應急語言服務”專題、兩期“后疫情時代語言服務企業危機與轉機”專題、一期“語言服務與國家安全”專題、一期“語言服務與‘一帶一路’”專題之后,引起更多學界業界專家的關注與興趣,為“抗疫網上論壇”提供了各自的學術研究與智庫觀點。
本期邀請到六位專家繼續圍繞“語言服務與‘一帶一路’”展開討論,涉及國家政策扶持、語言服務聯盟、專業人才培養、講好中國故事、法律語言服務、英語語言服務、語言強國理念等。
一、尋求國家政策扶持,構建語言服務聯盟
王銘玉(天津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帶一路”倡議是中國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形勢向世界提出的中國理念和方案,它的核心要素是“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但五通要通暢無阻,必須要“語言互通”,它貫穿于“五通”全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關鍵要素和前置要素?!耙粠б宦贰苯ㄔO亟待語言發展戰略的構建,必須要在五個方面有所作為,可以概括為語言規劃是核心,語言服務是保障,語言安全是環境,語言傳播是條件,語言話語是主旨。其中,隨著世界抗“疫”之戰的延伸以及全球經濟的新常態,語言服務備受關注。我們要緊抓機遇,跟上國際發展大潮,以語言服務業的興起來提升國家軟實力,提高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平,促進對外改革開放偉業的發展。
當今社會,國家語言能力已成為國家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語言服務能力是中國“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推動語言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時代發展的要求,語言服務業已經成為中國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影響世界的戰略性、基礎性支撐。據《2019中國語言服務業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底,語言服務為主營業務的在營企業9734家,語言服務總產值為372.2億元??陀^地講,由于國內的語言服務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雖然從事語言服務的企業數量眾多,服務水平卻參差不齊、規模小、語種不全、各自為政,尤其是90%以上的翻譯機構和企業,仍停留在完全手工作坊式操作階段,不僅沒有翻譯控制工具,也沒有完整的翻譯品質控制流程。正因如此,我們在與國際同行的競爭中也往往處于劣勢。
解決上述問題,兩大措施迫在眼前:一是國家政策扶持。作為一個新興產業,語言服務眾多業態中只有“翻譯”剛納入《國家經濟行業分類》標準,其他業態及“語言服務”尚未納入《國家經濟行業分類》,導致行業難以爭取到相應的政策扶持,投入嚴重不足,影響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翻譯協會于2013向商務部提交了《語言服務業和服務貿易發展政策制訂》報告,提出了推動語言服務業發展的9條政策建議,但政策問題目前依然存在。
二是建立“一帶一路”國家或區域語言服務聯盟。作為一個行業,語言服務業的歷史不長,過去語言服務人才都依附于高校和外宣、媒體部門,現在面很廣,但高素質的翻譯、管理、技術等核心領域人才嚴重匱乏,規范程度較低,無序競爭嚴重,國際競爭力較弱?!耙粠б宦贰睉鹇缘奶岢?給語言服務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機遇,整合隊伍、集中發力、融入國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時機已經成熟。建議以“中國翻譯研究院”、“北京多語言服務中心”、“北京語言大學國際語言服務研究院”、“上海文化貿易語言服務基地”、“廣東國際語言服務中心”、“天津應急語言服務研究院”、“河北民族師范學院語言服務研究所”、“中國語言服務40人論壇”等為核心建立全國或區域“語言服務聯盟”,打造方便、快捷、規范、高效的語言服務支撐平臺,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語言信息服務的軟環境,為把中國打造成為以大數據為中心的全球語言集散中心做準備。
二、高校應加強語言資源管理和語言標注專業人才培養
李佐文(中國傳媒大學外國語言文化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工智能的發展迫切需求海量的語言資源和語料庫作支撐。互聯網時代,各種媒體上都有體量巨大的非結構化文本數據,報刊、網站、推特,博客等每天都生產出大量的文本的數據。如何將這些文本數據收集組織起來,形成對人工智能和人類語言研究有益的資源,是語言服務行業需要考慮的重要課題。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語言是一種資源,特別是涵蓋世界大部分語言的多語資源。它具有信息價值、教育價值、文化價值,有效開發利用各種語言資源對我國的社會、文化、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迫切的現實性。
語言資源建設就是將各個語種的自然文本用統一的格式進行收集、整理、標注、加工成形式化的、計算機可讀的語料集合,或綜合語言知識庫,以滿語言服務的各種需要。
建設多語種文本資源庫需要考慮的兩個問題。一是數據的有效存儲和管理。通常,文本數據是非結構化的,與關系數據庫不同,它不遵守預定義的數據模型或模式。二是數據的標注與分析。建設多語種文本資源庫是為了將來提取有價值,有意義的模型和有規律性的洞見。其中,數據的標注與分析起著關鍵作用。精細化、場景化、高質量的數據是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需求。近幾年,數據標注行業快速發展,從長遠來看,增長空間還很大,數據需求將緊隨人工智能的大規模落地引來一波爆發式增長。從企業對人才需求來看,熟悉多種語言,熟悉語言學理論,懂數據管理,掌握語言標注技術的復合型人才極為缺乏,高校在新文科新工科建設的背景下,應服務于國家和社會的需求,加強這方面人才的培養。
三、語言助力,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讀懂中國
黃振華(中央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
1.“一帶一路”中的中國故事
自2013年9月,“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們一直在努力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讀懂中國。
“一帶一路”是“倡議”不是“戰略”;“一帶一路”的核心理念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一帶一路”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絲路精神;“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內容包含“五通”(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
2.了解世界如何看待中國
通過各類媒體,不難發現,西方一些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解讀與我們講述的中國故事卻大相徑庭。
“一帶一路”被認為,是重塑世界秩序、體現中國的中心地位,是中國向沿線國家拋出的金融誘餌(financial carrot)、是地緣政治的工具,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等等。
3.語言是架起中國與世界間的一座橋梁
作為語言工作者,需具備深厚的中外文語言功底,具備兩種或多種語言間的轉換能力。如,體現絲路精神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分別傳遞兩方面信息,而“互學互鑒”、“互利共贏”則分別傳遞一方面信息。在進行中譯外時,不能簡單地進行對等轉換。
作為語言工作者,需對講述的中國故事有深刻的解讀能力?!耙粠б宦贰敝械暮诵睦砟睢叭祟惷\共同體”,這里的“命運”不是命中注定的“命運、天命”,而且通過努力所展望的“前景、前程”。
語言工作者不是簡單的“搬運工”。除中譯外、外譯中的能力外,還應具備批判思維能力,“是”、“非”辨析能力以及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一些西方國家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那么什么是“馬歇爾計劃”?“一帶一路”與“馬歇爾計劃”間的異同是什么?經過比較,你的結論是什么?又如何回應呢?
語言助力,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讀懂中國。這需要每位語言工作者多方位的努力。
四、提高法律語言服務質量和人才培養,為“一帶一路”保駕護航
張法連(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律英語教學與測試研究會會長)
在“一帶一路”建設和新冠疫情防控背景下,提高法律語言服務能力是國家語言應急能力建設的題中之義。法律語言服務能力的重要指標及衡量方式是法律語言應用能力。法律語言與法治思維緊密聯系,提升法律語言應用能力是對“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精神的貫徹;法律語言準確嚴謹、凝練簡明、莊重肅穆等特性使其在應急語言服務中不可或缺。
法律語言服務應遵守如下法律語言標準:(1)合法性,要求法律語言服務不得違背規制言論的法律規定。(2)真實準確性,要求法律語言服務須保證語言的真實和準確,避免誤導公眾,更不可制造、傳播謠言。(3)規范性,要求法律語言服務遵守各領域的詞法、句法和語篇規范。(4)重視社會效果,強調增強法律語言服務保障信息通暢,指引危機防控,凝聚、溫暖人心等社會實效。
人才培養是法律語言服務能力建設的重要保障。狹義的法律語言服務人才就是法律翻譯人才。法律翻譯人才是涉外法治專業人才的一種,須達到“精英明法”的培養目標。作為涉外法律服務不可或缺的工作語言,法律英語是法律翻譯人才培養的基礎和關鍵。涉外法治人才的培養是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須以法律英語人才培養為起點,以法律英語證書(LEC)考試為衡量標準,從培養堅實的法律英語語言基礎開始,以英美法為載體,從系統學習法律英語語言走向全面學習英美法及國際法律知識。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是新時代中國面臨的重大課題,外語教育要面向國家戰略服務,我們應從國家戰略高度重視高校增設法律英語專業和語言服務等新興交叉學科專業。法學院系和外語院系應通力合作,努力推進涉外法治專業人才系統化培養,切實促進國家法律語言服務能力建設。
五、英語專業和英語語言服務的機遇
封一函(首都師范大學外國語人文教育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官方語言及民族和部族語言的數量占人類語言總數的1/3以上,以英語、阿拉伯語、俄語、中文四大通用語種為首?!耙粠б宦贰闭Z言服務首先要突破的障礙是專門外語人才資源的緊缺,而語言相通是實現“五通”所遇到的最基本的現實問題。我注意到國內專家提出了各種應對策略,包括在國內高校增設小語專業和在國外開辦更多的學院等。毋庸置疑,“一帶一路”僅靠英語等幾個通用語言是遠遠不夠的。但問題是我們是否思考過如何最大程度地發揮英語的主流作用,特別是強化英語作為最重要的國際通用語在文化交流層面上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沿線國家之間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首先體現在人文領域。除了與個別國家交流存在語言局限性,“一帶一路”通過英語進行邦交國之間的文化融通是至關重要的。高校重視多元文化視閾下的英語人才培養和創新教育模式,不僅可以為語言服務業提供高素質人才資源,而且也將極大地提升為“一帶一路”提供人文交流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英語專業的學科范疇的開放性與“一帶一路”的包容性是相一致的。英語專業的發展要恪守基本內涵,但也應該超越陳舊的認知和愿景。新時代“一帶一路”的宏大計劃首先構架了不同區域、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之間人文交流的橋梁,沿線國家要消除文明隔閡、加強人文對話、營造和諧生態,首先要在科學、教育、文化、民間交往等各領域展開廣泛合作,英語專業的擔當不言而喻。要主動創造可能性,把英語專業自身的機遇轉變為“一帶一路”語言服務業的機遇。
世界多元文化寶藏在以英語為介質的經典中可見一斑,英語專業人才培養和英語語言服務的資源開發的人文意識不容小覷。
六、確立語言強國理念,服務國家核心利益
展明鋒(博士,北京語言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教師工作部部長、新聞中心主任)
語言服務與國家安全的聯系及互動,既是長期存在的客觀事實,又是國家安全研究領域和語言學領域的一個新課題,是經濟科技文化軍事等國家綜合實力發展到一定階段后的時代產物,是中國在日益走向世界舞臺中央過程中面臨的現實挑戰。如何為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提供有效的語言服務保障,這是該話題提出的時代需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進,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都在不斷地更新,語言服務和國家安全的關系也呈現出新的特點。語言服務既然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就應重新審視語言服務相關問題的意義和作用,加強國家安全視角下的語言服務研究,強化國家發展對于語言服務的安全訴求,強化語言服務之于國家的安全保障。特別是當今處在全球化時代,從服務國家發展需求的角度而言,應確立語言強國的理念,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延伸到哪里,語言服務保障就應該跟進到哪里。
從國家安全戰略的高度看,語言服務對國家安全所發揮的影響是基礎性、潛在性和長遠性的,我國面臨很多重大語言服務需求問題,亟須進行戰略謀劃和具體應對。無論語言的工具功能、交際功能、信息功能,還是其認同功能、經濟功能、科技功能等,都在國家安全領域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國家安全視域內研究語言服務問題,要求我們具備戰略思維,把語言服務放在國家層面來規劃,正確認識語言服務與國家安全的內在關聯,踐行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使命。